杞人忧天的成语故事


杞人忧天

拼音qǐ rén yōu tiān

基本解释杞:古时国名;忧天:担心天塌陷。杞国人担心天会塌下来;寝食不安。比喻不必要的或毫无根据的忧虑。

出处战国 郑 列御寇《列子 天瑞》:“杞国有人,忧天地崩坠,身亡所寄,废寝食者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杞人忧天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杞人忧天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明鉴万里 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89回:“谭道台昨夜筹画,果然明鉴万里。”
蜗角蝇头 《庄子 则阳》:“有国于蜗之左角者,曰触氏,有国于蜗之右角者,曰蛮氏,时相与争地而战,伏尸数万,逐北,旬有五日而后反。”
胆颤心寒 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96回:“半空中一声霹雳,只震得三妖胆颤心寒。”
避穽入坑
老师宿儒 宋·陆九渊《语录》:“三百篇之诗,有出于妇人女子,而后世老师宿儒,且不能注释得分明,岂其智有所不若。”
慌张失措 明·酉阳野史《续三国演义》第25回:“卿家非时而来,慌张失措,有何事故?”
蹄闲三寻
遗文轶事 宋·朱熹《监潭州南岳庙刘君墓志铭》:“搜集先世遗文轶事,纤悉无遗。”
顺口谈天 朱自清《择偶记》:“听差原只顺口谈天,也说不出个所以然。”
破釜沈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