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是独非的成语故事


独是独非

拼音dú shì dú fēi

基本解释指不采纳众议,是与非自己说了算,独断专行。

出处《旧唐书 忠义传上 王义方》:“天子置三公,九卿……本欲水火相济,盐梅相成,然后庶绩咸熙,风雨交泰,亦不可独是独非,皆由圣旨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独是独非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独是独非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廉明公正 明·余继登《典故纪闻》第十一卷:“以尔廉平公正,命长郡治。”
身无寸铁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15回:“庑下预伏壮士,突然杀出,将二人砍为数段。虽有从人,身无寸铁,一时毕命。”
绵延起伏 朱自清《<燕知草>序》:“加上绵延起伏的群山,错落隐现的胜迹,足够教你流连忘反。”
百虑攒心
噍类无遗 南朝·梁·任昉《策梁公九锡文》:“含冤抱痛,噍类靡余。”
以一知万 《荀子·非相》:“以近知远,以一知万,以微知明,此之谓也。”
人财两失 《警世通言 玉堂春落难遇夫》:“王三中了举,不久到了京,白白地要了玉堂春去,可不人财两失?”
秉要执本 东汉 班固《汉书 艺文志》:“道家者流,盖出于史官,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,然后知秉要执本。”
居徒四壁
大睨高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