混沌不分的成语故事


混沌不分

拼音hùn dùn bù fēn

基本解释混沌:亦作“浑沌”,古代寓言中的中央帝名。原意是借喻一切事物都应顺其自然。后常用以表示愚昧无知。

出处《庄子·应帝王》:“南海之帝为倏,北海之帝为善,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,曰:‘人皆有七窃,以视听食息,此独无有,尝试凿之。’日凿一窃,七日而浑沌死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混沌不分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混沌不分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胆战心惊 元 郑光祖《刍梅香》第三折:“见他时胆战心惊,把似你无人处休眠思梦想。”
单丝不线 元·无名氏《连环计》第二折:“说甚么单丝不线,我着你缺月再圆。”
盈盈欲笑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冈仙》:“见镜中人忽现正面,盈盈欲笑。”
真刀真枪 老舍《龙须沟》第二幕:“他们在这儿,不是先给孩子们糖吃,然后才真刀真枪的一杀杀一大片?”欧阳山《苦斗》三八:“你知道么?人家是拿真刀真枪的。不比我们光拿铁笔、扁担。”
植善倾恶
大本大宗 《庄子·天道》:“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,此之谓大本大宗,与天和者也。”
金精玉液 《汉武帝外传》:“太上之药,有风实云子,金精玉液。”
酣歌醉舞 茅盾《血战后一周年》:“不见他们朝朝暮暮酣歌醉舞么?”
月过中秋 明·朱权《冲漠子》第二折:“若遇那铅逢发处须当采,若是那月过中秋下手迟。”
锐未可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