吐刚茹柔的成语故事

拼音tǔ gāng rú róu
基本解释柔:软;刚:硬。吐出硬的,吃下软的。比喻怕强欺软。
出处《诗经 大雅 烝民》:“人亦有言,柔则茹之,刚则吐之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吐刚茹柔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吐刚茹柔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大同小异 | 庄周《庄子 天下》:“大同而与小同异,此之谓小同异;万物毕同毕异,此之谓大同异。” |
锦胸绣口 | 清·湘灵子《轩亭冤》序:“锦胸绣口,居然妙绪环生。” |
棋高一着 |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:“正所谓‘棋高一着,缚手缚脚’。” |
十年生聚,十年教训 | 《左传·哀公元年》:“越十年生聚,而十年教训,二十年之外,吴其为沼乎!” |
黄口小儿 | 唐 许碏《题南岳招仙观壁上》诗:“黄口小儿初学行,唯知日月东西生。” |
黄童皓首 | 宋·司马光《送伊阙王大夫歌》:“黄童皓首接手而游嬉。” |
安乐窝 | 宋 邵雍《无名公传》:“所寝之室谓之安乐窝,不求过美,惟求冬暖夏凉。” |
矫枉过中 | 唐 张说《吊陈司马书》:“矫枉过中,斯害也已。” |
残汤剩饭 | 元·关汉卿《蝴蝶梦》第三折:“我三个孩儿都下在死牢中,我叫化了些残汤剩饭,送与孩儿每吃去。” |
説雨谈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