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兴阑珊的成语故事


意兴阑珊

拼音yì xīng lán shān

基本解释阑珊:衰落。将残、将尽的意思。

出处唐·白居易《咏怀》诗:“几时酒盏曾抛却?何处花枝笔把看?白发满头归得也,诗情酒兴渐阑珊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意兴阑珊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意兴阑珊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积善余庆 《周易 坤》:“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;积不善之家,必有余殃。”
伯道无儿 唐 韩愈《游西林寺题萧二兄郎中旧堂》:“中郎有女能传业,伯道无儿可保家。”
愁云惨淡 唐 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:“翰海阑干百丈冰,愁云惨淡万里凝。
狂朋怪友 元 杨文奎《儿女团圆》楔子:“见你每朝逐日,伴着那火狂朋怪友,饮酒作乐。”
聚蚊成雷 东汉 班固《汉书 中山靖王刘胜传》:“夫众煦漂山,聚蚊成雷,朋党执虎,十夫桡椎。”
柴米夫妻 明 顾起元《客座赘语 谚语》:“柴米夫妻,酒肉朋友,盒儿亲戚。”
昏昏浩浩 唐·罗隐《谗书·槎客喻》:“彼河之流,彼天之高,宛宛转转,昏昏浩浩,有怪有灵,时颠时倒,而子浮浮其间。”
设言托意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九回:“每日一人学中,四处各坐,却八目勾留,或设言托意,或咏桑寓柳,遥以心照,却外面自为避人眼目。”
面聆謦欬
家传之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