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与心违的成语故事

拼音shì yǔ xīn wéi
基本解释同“事与原违”。
出处北齐·魏收《魏书·王叡传》:“诚思竭尽力命,以报所受,不谓事与心违,忽婴重疾。”宋·欧阳修《纪德陈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》诗:“貌先年老因忧国,事与心违始乞身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事与心违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事与心违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千里不同风,百里不同俗 | |
弄性尚气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四回:“这薛公子的混名,人称他‘呆霸王’,最是天下第一个弄性尚气的人,而且使钱如土。” |
砥砺风节 | 《元史·魏初传》:“请自今监察御史按察司官,在任一岁,各举一人自代。所举不当,有罚。不惟砥砺风节,亦可为国得人。” |
被绣昼行 | 晋·陆云《赠鄱阳府君张仲膺》诗:“被绣昼行,昔人攸羡。” |
高枕安卧 | 汉 王充《论衡 顺鼓》:“止久至于太旱,试使人君高枕安卧,旱犹自雨。” |
众目共视 | 宋 欧阳修《论台谏官唐介等宜早牵复札子》:“言一出则万口争传,众目共视,虽欲为私,其势不可。” |
身后萧条 |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13回:“后来长卿死了,不但身后萧条,还有一笔大亏空,这报销就是直蜚替他办的。” |
以文害辞 | 《孟子·万章上》:“故说《诗》者,不以文害辞,不以辞害志。以意逆志,是为得之。”朱熹集注:“文,字也。辞,语也……言说《诗》之法,不可以一字而害一句之义,不可以一句而害设辞之志。” |
资侔卜郏 | |
鬼子敢尔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