鞭驽策蹇的成语故事


鞭驽策蹇

拼音biān nú cè jiǎn

基本解释鞭打跑不快的马、驴。比喻自己能力低,但受到严格督促,勤奋不息。用作谦词。

出处明 张居正《纂修书成辞恩命疏》:“盖五年于兹,而今始克就,鞭驽策蹇,宁靡寸劳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鞭驽策蹇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鞭驽策蹇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深沟高垒 先秦 韩非《韩非子 说林下》:“将军怒,将深沟高垒;将军不怒,将懈怠。”
南阮北阮 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:“阮仲容、步兵居道南,诸阮居道北,北阮富,南阮贫。”
彻心彻骨 方志敏《可爱的中国》:“那兵士手脚被吊得彻心彻骨的痛,大声哀叫。”
耳熏目染
熊罴之力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贾山传》:“秦以熊罴之力,虎狼之心,蚕食诸侯,并吞海内。”
蒲鞭之政 南朝·梁·江淹《为始安王拜南兖州刺史章》:“臣职右南阳,谢蒲鞭之政。”
车在马前 《礼记·学记》:“始驾马者反之,车在马前。”
立功立事 南朝·梁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:“立功立事,开国称孤。”
投间抵隙 清·陈田《明诗纪事丁签》:“此辈投间抵隙,诬上行私,一言一笑,都有机关;一止一行,揣知上意。”
惊惶不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