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法自毙的成语故事


作法自毙

拼音zuò fǎ zì bì

基本解释毙:倒下;死去。自己立法;却使自己受害。比喻自作自受。

出处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商君列传》:“商君亡至关下,欲舍客舍。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,曰:‘商君之法,舍人无验者坐之。’商君喟然叹曰:‘嗟乎!为法之敝,一至此哉!’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作法自毙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作法自毙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鳞次栉比 明 陈贞慧《秋园杂佩 兰》:“自长桥以至大街,鳞次栉比,春光皆馥也。”
国以民为本,民以食为天 孙中山《上李鸿章书》:“夫国以民为本,民以食为天,不足食胡以养民?”
身贫如洗 元·无名氏《举案齐眉》第一折:“如今梁鸿学成满腹文章,争奈身贫如洗,沿门题笔为生。”
踌躇不前 东汉 班固《汉书 孝武李夫人传》:“哀裴回以踌躇。”
飞殃走祸
追欢卖笑 明·徐渭《翠乡梦》第二出:“从俺爹爹丧过,宦囊萧索,日穷一日,直弄到我一个亲女儿出身为娼,追欢卖笑。”
丰衣足食 五代 齐已《病中勉送小师往清凉山礼大圣》诗:“丰衣足食处莫住,圣迹灵踪好遍寻。”
鱼龙曼衍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4回:“剿土匪鱼龙曼衍,开保案鸡犬飞升。”
函盖充周 清·戴名世《〈野香亭诗集〉序》:“先生于书,无所不读,函盖充周,不见涯涘。”
时政利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