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失成败的成语故事


得失成败

拼音dé shī chéng bài

基本解释指获得与损失、成功与失败。

出处晋 陆机《五等诸侯论》:“得失成败,备在典谟,是以其详,可得而言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得失成败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得失成败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知止不殆 《老子》第四十四章:“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。”
踏床啮鼻 《笑林》:“甲曰:‘他踏床子就啮之。’”
昼乾夕惕 语出《周易 乾》:“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,厉无咎。”前蜀 杜光庭《贺臣体渐痊愈表》:“昼乾夕惕,焦劳而腠理愆和旰食宵衣,忧轸而寒暄爽候。”
跌脚槌胸 《水浒传》第一○四回:“众人跌脚槌胸,好似掀翻了鸡窠,弄出许多慌来。”
际地蟠天 庄周《庄子 刻意》:“上际于天,下蟠于地。”
功烈震主 宋·李觏《袁州州学记》:“功烈震主者,闻命而释兵。”
画荻和丸 宋 欧阳修幼时,母郑氏以荻画地教子读书。唐 柳仲郢幼嗜学,母韩氏用熊胆和制丸子,使郢夜咀咽以提神醒脑。郭沫若《虎符》附录《写作缘起》:“但要写母爱,在儿女小的时候容易表现,如推干就湿、画荻和丸之类,都是儿女小时的事。”
摩砺以须 唐·白居易《<因继集>重序》:“盖示余勇,摩砺以须我耳。”
缩屋称贞 《北齐书·废帝》:“颜子缩屋称贞,柳下妪而不乱,未若此翁白首不娶者也。”
私房关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