履仁蹈义的成语故事

拼音lǚ rén dǎo yì
基本解释履、蹈:执行。指履行仁义之道。
出处三国·魏·应璩《荐和虑则笺》:“质性纯粹,体度贞正,履仁蹈义,动循轨礼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履仁蹈义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履仁蹈义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来来往往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3回:“两个在阵前,来来往往,番番复复,搅做一团,扭做一块。” |
兵贵先声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淮阴侯列传》:“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,此之谓也。” |
呼之即来,挥之即去 | 《史记·汲郑列传》:“使黯(汲黯)任职居官,无以逾人。然至其辅少主,守城深坚,招之不来,麾之不去,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。” |
多许少与 | 宋·张商英《素书》:“多许少与者怨。” |
死重泰山 | 语出汉 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人固有一死,死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。” |
雷声大,雨点小 | 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第28卷:“雷声甚大,雨点全无。” |
忻忻得意 |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30回:“那些小旦,取在十名前的,他相与的大老官来看了榜,都忻忻得意。” |
遣兴陶情 | 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八:“这首词说着人世上诸般戏事,皆可遣兴陶情。” |
鮎鱼上竿 | |
以色从人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