屑榆为粥的成语故事


屑榆为粥

拼音xiè yú wéi zhōu

基本解释屑:研成碎末。把榆树皮研成细末煮粥充饥。指艰苦生活。

出处《新唐书·阳城传》:“岁饥,屏迹不过邻里,屑榆为粥,讲论不辍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屑榆为粥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屑榆为粥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逆水行舟 鲁迅《且介亭杂文 门外文谈》:“即使目下还有点逆水行舟,也只好拉纤。”
仙凡路隔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09回:“揉着眼睛,细想昨夜又不曾梦见,可是‘仙凡路隔’了。”
觊觎之心 明·无名氏《杨家将演义》第二卷:“乞陛下精选有能者,与之一会,以消其觊觎之心。”
马前卒 唐 韩愈《符读书城南》诗:“一为马前卒,鞭背生虫蛆;一为公与相,潭潭府中居。”
七尺之躯 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劝学》:“口耳之间,则四寸耳,偈足以美七尺之躯哉?”
仓卒之际 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王粲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文士传》:“天下大乱,豪杰并起,在仓卒之际,强弱未分。”
虚生浪死 《旧唐书·越王贞传》:“诸王必须以匡救为忠,不可虚生浪死,取笑于后代。”
求索不得
走山泣石
咏絮之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