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吞河山的成语故事


气吞河山

拼音qì tūn hé shān

基本解释吞:吞掉。气势可以吞没高山和大河。形容气势、气魄很大。

出处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11章:“称颂他如何在战场上横刀跃马,气吞河山,大旗指处,悍贼披靡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气吞河山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气吞河山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照猫画虎 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11回:“这大相公聪明得很,他是照猫画虎,一见即会套的人。”
蒋干盗书
老江湖 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50回:“须知我也是个老江湖,岂肯上你的当?”
恶贯满盈 《尚书 泰誓》上:“商罪贯盈,天命诛之。”
巧言利口 汉·东方朔《非有先生论》:“三人皆诈伪,巧言利口以进其身。”
衣锦夜行 东汉 班固《汉书 项籍传》:“富贵不归故乡,如衣锦夜行。”
悬兵束马 北魏·郦道元《水经注·涪水》:“邓艾自阴平、景谷步道,悬兵束马,入蜀径江油、广汉者也。”
画荻和丸 宋 欧阳修幼时,母郑氏以荻画地教子读书。唐 柳仲郢幼嗜学,母韩氏用熊胆和制丸子,使郢夜咀咽以提神醒脑。郭沫若《虎符》附录《写作缘起》:“但要写母爱,在儿女小的时候容易表现,如推干就湿、画荻和丸之类,都是儿女小时的事。”
过耳之言
大人不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