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东骂西的成语故事


指东骂西

拼音zhǐ dōng mà xī

基本解释比喻表面上骂甲,实际上是骂乙。

出处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28回:“这一丈青气忿忿的走到后边厨下,指东骂西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指东骂西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指东骂西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披枷带锁 元·关汉卿《窦娥冤》第三折:“[正旦云]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,[唱]枉将他气杀也么哥,枉将他气杀也么哥。告哥哥,临危好与人行放便。”
凤凰来仪 《尚书 益稷》:“《箫韶》九成,凤皇来仪。”
雁去鱼来 元·汤式《湘妃引·有所赠》曲:“莺煎燕聒惹相思,雁去鱼来传恨词。”
马鹿易形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文苑传上 崔琦》:“不能结纳贞良,以救祸败,反复欲钳塞士口,杜蔽主听,将欲使玄黄改色,马鹿易形乎?”
文过遂非 宋·苏轼《论时政状》:“而近日之事,乃有文过遂非之风,此臣之所以愤懑太息而不能已也。”
佯风诈冒 元·武汉臣《生金阁》第三折:“你个弟子孩儿,吃了两种酒,佯风诈冒,手之舞之的打我,你敢再来打我么?”
孤履危行 明·李东阳《冰玉斋记》:“若明仲者,雄谈博辩而人不以为狂,志高远虑而人不以为迂,孤履危行而人不以为异。”
水剩山残 唐·杜甫《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》诗之五:“剩水沧江破,残山碣石开”。
缙绅便览
不事城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