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铃系铃的成语故事


解铃系铃

拼音jiě líng xì líng

基本解释系:缚;系上。本佛教禅宗语。意思是虎脖子的铃子是谁系上去的;谁才能把它解下来。比喻谁惹出来的麻烦仍由谁去负责处理。也作“解铃还须系铃人。”

出处宋 释惠洪《林间集》下卷:“泰钦曰:大众何不道:‘系者解得。’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解铃系铃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解铃系铃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无所容心 鲁迅《呐喊·兔和猫》:“然而我向来无所容心于其间。”
托于空言 元·黄溍《格庵先生赵公阡表》:“道之不行,托于空言,显显赵公,则既有闻。”
落草为寇 元 秦简夫《赵礼让肥》第三折:“某今在这宜秋山虎头寨,落草为寇,也是不得已而为之。”
缄口如瓶 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无名氏<香遍满·闺怨>》:“想你掩耳偷铃,为你缄口如瓶。”
为山止篑 语出《论语·子罕》:“譬如为山,未成一篑。止,吾止也。”
悬崖撒手 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·苏州永光院真禅师》:“直须悬崖撒手,自肯承当。”
冲冠眦裂 语出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……瞋目视项王,头发上指,目眦尽裂。”
玉液金波 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二本第三折:“他其实咽不下玉液金波。”
颇负盛名
京解之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