疾声厉色的成语故事


疾声厉色

拼音jí shēng lì sè

基本解释言语急促,神色严厉。形容对人发怒。

出处明 马愈《马氏日抄 胡宗伯》:“虽盛怒,未尝疾声厉色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疾声厉色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疾声厉色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立谈之间 汉·扬雄《解嘲》:“或七十说而不遇,或立谈而封侯。”
扬风扢雅 清·赵翼《廿二史札记》卷三十:“诸人尝寓其家,流连觞咏,声光映蔽江表。此皆林下之人扬《风》扢《雅》,而声气所届,希风附响者,如恐不及。”
爱人好士 晋 陈寿《三国志 蜀志 先主传》:“圣姿硕茂,神武在躬,仁覆积德,爱人好士,是以四方归心焉。”
西颦东效 清 无名氏《少年登场》:“西颦东效,没来由把国民价值扫地尽了。”
神逝魄夺 明·刘基《郁离子·牧豭》:“客嵁不能立,俯而埣,伏而不敢仰视,神逝魄夺如死。”
有话则长,无话则短 清·黄世仲《洪秀全演义》第七回:“且说洪秀全、胡以晃、韦昌辉、洪仁发数人离开桂平县城,披星戴月,不分昼夜奔程。有话则长,无话则短,不一日到了金田。”
举措不定
雨旸时若 语本《书·洪范》:“曰肃,时雨若;曰乂,时旸若。”元·马致远《荐福碑》第二折:“雨旸时若在仁君,鼎鼐调和有大臣。”
指日告罄
谠论危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