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之四海而皆准的成语故事

拼音tuī zh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
基本解释之:代词,指普遍性的真理;四海:指任何地方;皆:都是;准:准确。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。
出处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祭义》:“推而放诸东海而准,推而放诸西海而准,推而放诸南海而准,推而放诸北海而准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推之四海而皆准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推之四海而皆准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经明行修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王吉传》:“左曹陈咸荐骏贤父子,经明行修,宜显以厉俗。” |
蜗行牛步 | |
侃侃訚訚 |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乡党》:“朝,与下大夫言,侃侃如也;与上大夫言,訚訚如也。” |
天理难容 | 元 无名氏《朱砂担》第四折:“才见得冤冤相报,方信道天理难容。” |
捆载而归 | 明·冯梦龙《精忠旗·北朝复地》:“垂纛而入,转眼捆载而归。” |
智者见智,仁者见仁 | 语出《易 系辞上》:“仁者见之谓之仁,智者见之谓之智。” |
贪生畏死 |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文三王传》:“今立自知贼杀中郎曹将,冬月迫促,贪生畏死,即诈僵朴阳病,侥幸得逾于须臾。” |
一百二十行 | 《宣和遗事》前集:“[微宗等]无日歌欢作乐,遂于宫中内列为市肆,令其宫女卖茶卖酒及一百二十行经纪买卖皆全。” |
暗气暗恼 | 明 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62回:“又着了那暗气暗恼在心里,就是铁石人也禁不的。” |
言出患入 | 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90卷:“言出患入,言失身亡,故圣人当言而惧,发言而忧,常如临危履冰,以大居小,以富居贫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