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逞之徒的成语故事


不逞之徒

拼音bù chěng zhī tú

基本解释不逞:不得志,不如意;徒:人(含贬义)。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。

出处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襄公十年》:“司氏、堵氏、侯氏、子师氏皆丧田焉,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,因公子之徒以作乱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不逞之徒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不逞之徒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收锣罢鼓 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词曲·格局》:“骨肉团聚,不过欢笑一场,以此收锣罢鼓,有何趣味。”
野调无腔 《白雪遗音 马头调 九尽寒退》:“横吹短笛,一声一声把春歌唱,野调无腔。”
慷慨激烈 《元史·小云石海涯传》:“燧见其古文绡厉有法及歌行古乐府慷慨激烈,大奇之。”
胯下蒲伏 宋 秦观《人材》:“将如韩信而有胯下蒲伏之辱。”
情同羊左 南朝·梁·刘峻《广绝交论》:“想惠庄之清尘,庶羊左之徽烈。”
韬光俟奋 《晋书·慕容垂载记》:“但时来之运未至,故韬光俟奋耳。”
将无作有 元·康进之《李逵负荆》第一折:“不要你将无来作有,则要你依前来依后。”
不欺屋漏 《好逑传》第八回:“台兄乃不欺屋漏之君子,不胜愧悔。”
运筹帏幄 《唐大唐左屯卫将军姜行本勒石纪功碑》:“大总管运筹帏幄,继以中军,铁骑亘原野,金鼓动天地。”
神奇荒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