聱牙诘曲的成语故事

拼音áo yá jié qū
基本解释聱牙:不顺口;诘曲:曲折。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。
出处清 郑相如《汉林四传 开明君传》:“有荐伏生工《尚书》,上诏中大夫晁错至其家,从七岁好口授书文,聱牙诘曲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聱牙诘曲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聱牙诘曲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你追我赶 | 《新华半月刊》1960年第14期:“我们正处在一个你追我赶、飞跃向前的建设热潮中。” |
才疏德薄 | 元 无名氏《东篱赏菊》第三折:“小生才疏学薄,敢劳大人下降,真乃蓬荜生辉也。” |
怡然自乐 | 晋 陶潜《桃花源记》:“黄发垂髫,并怡然自乐。” |
柳户花门 | 元 马致远《青杏子 悟迷》:“柳户花门从潇洒,不再蹅,一任教人道情分寡。” |
拈断髭须 |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35回:“因为这种拈断髭须的音调,在这个书斋里,不容易听到的。” |
寄雁传书 | 宋·黄庭坚《寄黄几复》诗:“我居北海君南海,寄雁传书谢不能。” |
靡衣偷食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韩信传》:“众庶莫不辍作怠惰,靡衣偷食,倾耳以待命者。” |
望风而遁 | 宋·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:“蛮酋惩交趾之败,望风而遁。” |
三年之艾 | 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今之欲王者,犹七年之病,求三年之艾也。” |
一言而喻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