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捞八攘的成语故事


七捞八攘

拼音qī lāo bā rǎng

基本解释到处捞摸扰攘。形容思绪纷乱不宁。

出处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59卷:“若存得此心,则气常时清……睡梦里亦七捞八攘,如井水不打便清,只管去打便浊了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七捞八攘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七捞八攘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虚位以待 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:“宁可虚位以待人,不可以人而滥位。”
色中饿鬼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45回:“一个字便是僧,两个字是和尚,三个字鬼乐官,四字色中饿鬼。”
天有不测风云,人有暂时祸福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十回:“李足道‘天有不测风云,人有暂时祸福’,你怎么就保得无事?”
耳后风生 《梁书 曹景宗传》:“觉耳后风生,鼻头出火,此乐使人忘死,不知老之将至。”
外亲内疏 元·关汉卿《单刀会》第一折:“不料此人外亲内疏,挟诈而取益州,遂并汉中,有霸业兴隆之志。”
中天婺焕 明·丘濬《故事成语考·老寿幼延》:“贺女寿曰:‘中天婺焕。’”
实心眼 清·石玉昆《小五义》第113回:“你才实心眼哪!这会儿大人瞅着呢吗?”
苟且偷生 宋 王令《与杜子长书》:“令贫无资,身术从礼,有责不敢易。受寒饿死,俱辱先人后,以故苟且偷生。”
视为畏途 先秦 庄周《庄子 达生》:“夫畏涂者,十杀一人,则父子兄弟相戒也。”
重三迭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