歃血为盟的成语故事


歃血为盟

拼音shà xuè wéi méng

基本解释古代参加盟会者;在嘴边涂上牲口的血;表示诚意。

出处唐 苏安恒《请则天皇后复位于皇子》:“歃血为盟,指河为誓,非李氏不王,非功臣不封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歃血为盟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歃血为盟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色飞眉舞 清·杨复吉《梦阑琐笔·蔡涛》:“蔡曰:‘步月山坞,忽闻清音,令人色飞眉舞。’”
逢山开路 元 纪君祥《赵氏孤儿》楔子:“傍边转过一个壮士,一臂扶轮,一手策马,逢山开路,救出赵盾去了。”
殃国祸家 南朝·梁·萧衍《净业赋》:“前轮折轴,后车覆轨,殃国祸家,亡身绝祀。”
干脆利落 南怀瑾《论语别裁·子罕》:“因为我的老朋友太多,而有许多老朋友真可怜,死得不干脆利落,拖累了别人,也苦了自己。”
入井望天 唐·韩愈《原道》:“坐井而观天,曰天小者,非天小也。”
誓死不贰 《宋书·邓琬传》:“宜速处分,为一战之资,当停据盆城,誓死不贰。”
忘啜废枕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黄九郎》:“生邑邑若有所失,忘啜废枕,日渐委悴。”
贸迁有无 《晋书·食货志》:“贸迁有无,各得其所。”
百鸟争鸣
菀窳妇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