徒乱人意的成语故事

拼音tú luàn rén yì
基本解释意:心情。只会扰乱人的心情,起不到别的作用。
出处宋 苏轼《富郑公神道碑》:“始受命闻一女卒,再受命闻一男生,皆不顾而行,得家书,不发而焚之,曰:'徒乱人意。'”
暂未找到成语徒乱人意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徒乱人意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筋疲力竭 | 唐 元稹《有酒》诗:“精卫衔芦塞海溢,枯鱼喷沫救池燔。筋疲力竭波更大,鳍焦甲裂身已干。” |
天下本无事,庸人自扰之 | 《新唐书 陆象先传》:“天下本无事,庸人扰之为烦耳。” |
遁世隐居 | 汉·焦赣《易林·革之旅》:“遁世隐居,竟不逢时。” |
五虚六耗 | 《中国现在记》第九回:“你也晓得,皇上家的钱都是要功归实用的,那里能由你五虚六耗,赚了许多。” |
人不犯我,我不犯人 | 毛泽东《论政策》:“对于国民党军队,应继续采取人不犯我,我不犯人的政策,尽量地发展交朋友的工作。” |
石赤不夺 | 汉·杨雄《太玄·度》:“石赤不夺,节士之必。测曰:石赤不夺,可与有要也。” |
食荼卧棘 | 清·王夫之《老庄申韩论》:“老庄乱之也,然而心犹人之心,天下则已异乎食荼卧棘之天下矣。” |
抓拿骗吃 | |
家趁万贯 | |
据经引传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