笑面虎的成语故事


笑面虎

拼音xiào miàn hǔ

基本解释比喻外表善良,心地凶狠的人。

出处宋·庞元英《谈薮》:“公衮性甚和,平居常若嬉笑,人谓之笑面虎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笑面虎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笑面虎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出鬼入神 唐·宋之问《嵩山天门歌》:“松移岫转,左变而右易;风生云起,出鬼而入神。”
拟人必于其伦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拟人必于其伦。”
焚薮而田 《吕氏春秋·义赏》:“焚薮而田,岂不获得,而明年无兽。”
坠欢可拾 南朝·宋·鲍照《和傅大农与僚故别》诗:“坠欢岂更接,明爱邈难寻。”
走为上着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回:“娘道:‘我儿,‘三十六着,走为上着’。只恐没处走。’”
居无求安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学而》:“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;敏于事而慎于言。”
富贵利达 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由君子观之,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,其妻妾不羞也,而相泣者,几希矣。”
半死半活 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:“听说停刊的头一日,即是昨日,站笼上还有几个半死半活的人,都收监了。”
树林阴翳
三觉侍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