断尾雄鸡的成语故事


断尾雄鸡

拼音duàn wěi xióng jī

基本解释断尾:断去尾巴。雄鸡因怕做祭祀的贡品而自残其身。比喻人怕被杀而自尽或装傻。

出处宋·苏轼《僧爽白鸡》:“断尾雄鸡本畏烹,年来听法伴修行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断尾雄鸡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断尾雄鸡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粒米狼戾 先秦 孟轲《孟子 滕文公上》:“乐岁,粒米狼戾。”
铭肤镂骨 唐·令狐楚《代李仆射谢男赐绯鱼袋表》:“铭肤镂骨,不敢殒坠。”
天下无难事 宋·秦观《李训论》:“天下无难事,得其人则易于反掌。”
玲珑透漏 明·徐弘祖《徐霞客游记·滇游日记》:“石在亭前池中,高八尺,阔半之,玲珑透漏不瘦不肥,前后俱无斧凿痕,太湖之绝品也。”
不言而谕 宋 苏轼《却鼠刀铭》:“呜呼嗟夫,吾苟有之,不言而谕,是亦何劳。”
池鱼幕燕 明·刘基《驿传杭台消息石末公有诗见寄次韵奉和并寓悲感》之一:“池鱼幕燕依栖浅,轩鹤冠猴宠渥新。”
出谋画策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六十九回:“汝依违观望其间,并不见出奇画策,无非因人成事。”
精神涣散 汉·焦延寿《易林》第14卷:“精神涣散,离其躬身。”
应运而出 孙中山《建国方略·知行总论》:“由此观之,凡为需要所迫,不独人类能应运而出,创造发明,即物类亦有此良能。”
深藏简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