忘乎所以的成语故事


忘乎所以

拼音wàng hū suǒ yǐ

基本解释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;作出不适宜的举动。乎:古汉语虚词;无词汇意义;所以: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。

出处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:“夫人倾身陪奉,忘其所以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忘乎所以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忘乎所以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正直无私 《左传·庄公三十二年》:“神,聪明正直而壹者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襄七年传曰:‘正直为正,正曲为直。’言正者能自正,直者能正人曲,而壹者言其一心不二也。”
得不酬失 《后汉书·西羌传论》:“军书未奏其利害,而离叛之关已言矣。故得不酬失,功不半劳。”
逃避现实 刘少奇《论共产党员的修养》:“不能不顾现实,更不能逃避现实,也不能向丑恶的现实投降。”
脚心朝天
举无遗策 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:“万举而无遗策矣。”
众人拾柴火焰高 姜树茂《渔岛怒潮》第五章:“‘众人拾柴火焰高’,只要群众发动起来了,搬山山倒,填海海平。”
风雨凄凄 《诗经·郑风·风雨》:“风雨凄凄,鸡鸣喈喈。”
趋舍异路 汉·荀悦《汉纪·武帝纪》:“仆与李陵趋舍异路,素非相善也。”
触手生春 清·赵翼《瓯北诗话·李青莲诗》;“然以杜韩与之比较,一则用力而不免痕迹,一则不用力而触手生春:此仙与人之别也。”
自繇自在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26卷:“索性把身边所有,尽数分与三家,等三家轮供养了我,我落得自繇自在 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