浮迹浪踪的成语故事

拼音fú jì làng zōng
基本解释谓行踪不定。
出处明·陈铎《山坡羊·怨别》套曲:“一任他浮迹浪踪,终须是有个相逢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浮迹浪踪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浮迹浪踪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系风捕影 | 汉 荀悦《汉纪 成帝纪三》:“听其辞,洋洋满耳,若将可遇;求之,荡荡若系风捕影,终不可得。” |
方面大耳 | 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回:“ 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,都有万贯家私,一个个方面大耳。” |
不拔之志 | 《南史·沈约传》:“执不拔之志,高卧东南。” |
藏器待时 | 《周易 系辞下》:“君子藏器于身,待时而动。” |
急公好义 | 清 钱谦益《钱牧斋尺牍》:“使急公好义者信从,而吝啬顾钱者不得不听。” |
囊橐累累 | 《上饶集中营·集中营在福建》:“换回来日用品再到后方出售,于是一转手间就获利巨万而囊橐累累了。” |
挑三豁四 |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57回:“我们这个搅家不良,挑三豁四,丈二长的舌头,谁家着的他罢?” |
虚室上白 | 唐·韦渠牟《商山四皓画图赞并序》:“虚室上白,玄门不关。” |
靡衣媮食 | 《汉书·韩信传》:“众庶莫不辍作怠惰,靡衣媮食,倾耳以待命者。” |
众口如一 | 明 沈德符《野获编 吏部一 都给事升转》:“而谓科臣但当内擢,其最不肖者间出一二人于外,则众口如一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