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闻夕死的成语故事


朝闻夕死

拼音zhāo wén xī sǐ

基本解释早晨闻道,晚上死去。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。

出处先秦 孔子《论语 里仁》: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朝闻夕死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朝闻夕死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德厚流光 《穀梁传 僖公十五年》:“天子七庙,诸侯五,大夫三,士二,故德厚者流光,德薄者流卑。”
澈底澄清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6回:“如今这个人的来历是澈底澄清的明白了。”
社威擅势 《淮南子·汜论训》:“将相摄威擅势,私门成党,而公道不行。”
不分胜负 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四回:“孙悟空金箍棒,变作万万千千。半空中似雨点流星,不分胜负。”
龙骧虎跱
避难趋易 见“避难就易”。
风檐刻烛 清·钮琇《觚剩·五经中式》:“查林二公乃能于风檐刻烛时,立就二十三艺,洵未易才。”
运用之妙,存乎一心 元·脱脱等《宋史·岳飞传》:“阵而后战;兵法之常;运用之妙;存乎一心。”
谨终追远 宋·苏轼《母蒲氏王氏秦国太天人外制》:“谨终追远,仁也;显亲扬名,孝也。”
噤口捲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