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肉未寒的成语故事


骨肉未寒

拼音gǔ ròu wèi hán

基本解释骨肉尚未冷透。指人刚死不久。

出处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54回:“中年丧妻,大不幸也。骨肉未寒,安忍便议亲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骨肉未寒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骨肉未寒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坏法乱纪 西汉 戴圣《礼记 礼运》:“故天子适诸侯,必舍其祖庙,而不以礼籍入,是谓天子坏法乱纪。”
言人人殊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曹相国世家》:“参尽召长老诸生,问所以安集百姓,如齐故诸儒以百数,言人人殊,参未知所定。”
一溜烟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百五回:“那些亲友听见,就一溜烟如飞的出去了。”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五回:“说罢了这一句,便一溜烟外面去了。”
急躁冒进 毛泽东《反对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》:“急躁冒进或保守,都是不按实际情况办事,都是主观主义。”
踌躇不定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操欲立后嗣,踌躇不定。”
一语双关 浩然《艳阳天》第86章:“又转脸看看弯弯绕这伙子人,一语双关地说:'我再宣布一声,谁想浑水摸鱼,挑拨是非,那是办不到。'”
蠹简遗编 唐 罗隐《咏史》:“蠹简遗编试一寻,寂寥前事似如今。”
千思万虑 唐·刘禹锡《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》:“千思万虑尽如空,一笑一言真可贵。”
柴立不阿 清 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七:“年罹严遣,而公以恩遇始终,正见公之柴立不阿。”
居常虑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