置若罔闻的成语故事


置若罔闻

拼音zhì ruò wǎng wén

基本解释置:放;若:好像;罔:没有;闻:听见。放在一边;好像没有听见一样;形容听见了而不加理睬。

出处明 朱国祯《涌幢小品》:“当中书言时,沈宜厉声力折,只因心中恼他,置若罔闻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置若罔闻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置若罔闻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弃重取轻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82回:“中原乃海内之地,两都皆大汉创业之方,陛下不取而但争荆州,是弃重而取轻也。”
头上安头 宋 黄庭坚《拙轩颂》:“何况头上安头,屋下盖屋,毕竟巧者有余,拙者不足。”
任重才轻 三国蜀 诸葛亮《与参军掾属教》:“任重才轻,故多阙漏。”
人心惟危 《尚书 大禹漠》:“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,惟精惟一,允执厥中。”
铁面御史 《宋史·赵抃传》:“翰林学士曾公亮未之识,荐为殿中侍御史,弹劾不避权幸,声称凛然,京师目为‘铁面御史’。”
心寒胆战 宋·罗烨《醉翁谈录·小说开辟》:“讲鬼怪令羽士心寒胆战;论闺怨,遣佳人绿惨红愁。”
勇冠三军 汉 李陵《答苏武书》:“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,义勇冠三军。”
纹风不动 清·无名氏《刘公案》第四回:“瞧了瞧,街门关紧,推了推,纹风不动。”
珠沉玉磒
漫笔延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