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可同日而语的成语故事


未可同日而语

拼音wèi kě tóng rì ér yǔ

基本解释指两者相差很大,不能相提并论。

出处宋·苏轼《放鹤亭记》:“由此观之,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未可同日而语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未可同日而语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自强不息 《周易 乾》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”
光前裕后 明 李贽《答耿司寇书》:“世人之所以光前裕后者,无时刻而不系念。”
举直错枉 《隶释·汉巴郡太守樊敏碑》:“举直错枉,谭思旧制。”
沁人心腑 明·沈德符《野获编·词曲·时尚小令》:“举世传诵,沁人心腑。”
唧唧咕咕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7回:“说刚才二奶奶从老太太屋里回来,不似往日欢天喜地的,叫了平儿去,唧唧咕咕的不知说了些什么。”
拍马溜须 草明《乘风破浪》六:“新社会拍马溜须根本吃不开。”
日中必昃,月满必亏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19卷:“日中必昃,月满必亏。明公功名到此,已无可加,急流勇退,此其时矣。”
广乐钧天 康有为《孔子改制考·叙》:“乃睹此广乐钧天,复见宗庙百官之美富。”
三谏之义 《公羊传·庄公二十四年》:“戎将侵曹,曹羁谏曰:‘戎众以无义,君请勿自敌也。’曹伯曰:‘不可。’三谏不从,遂去之,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。”何休注引孔子曰:“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,不可则止,此之谓也。”
上蔡苍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