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斩后奏的成语故事


先斩后奏

拼音xiān zhǎn hòu zòu

基本解释斩:杀头;奏:臣子向皇帝陈述或请示报告事情。原指臣子先把人处决了;然后再报告帝王。现比喻未经请示就先做了某事;造成既成事实;然后再向上级报告。

出处《新五代史 梁臣传 朱珍》:“珍偏将张仁遇白珍曰:‘军中有犯令者,请先斩而后白。’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先斩后奏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先斩后奏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渊渟岳立 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名实》:“执经衡门,渊渟岳立,宁洁身以守滞,耻胁肩以苟合。”
秋草人情 元·关汉卿《鲁斋郎》第三折:“浮云世态纷纷恋,秋草人情日日疏。”
正身率下 汉 荀悦《汉纪 武帝纪三》:“仲舒正身率下,所居而治。”
逾墙越舍 唐·皇甫氏《原化记·崔慎思》:“言讫而别,遂逾墙越舍而去。”
投刃皆虚 《庄子·养生主》谓庖丁解牛,三年后所见皆非全牛,只见其骨节皆空虚,“彼节者有闲,而刀刃者无厚,以无厚入有闲,恢恢然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”。
东家效颦 参见“东施效颦”。
远至迩安 《左传·襄公二十四年》:“恕思以明德,则令名载而行之,是以远至迩安。”
翻墨涂鸦
缕缕行行
刀头活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