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屠门而大嚼的成语故事

拼音duì tú mén ér dà jué
基本解释屠门:肉铺。比喻心里羡慕而不能如愿以偿,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。
出处汉·桓谭《新论》:“人闻长安乐,则出门而西向笑;知肉美味,则对屠门而大嚼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对屠门而大嚼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对屠门而大嚼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麾之即去 | 宋 辛弃疾《沁园春 将止酒戒酒杯勿使近》词:“杯再拜,道:‘麾之即去,招之须来。’” |
埋天怨地 | 元 郑廷玉《看钱奴》第一折:“每日在吾庙里,埋天怨地。” |
木形灰心 | 唐·白居易《答户部崔侍郎书》:“又或杜门隐己,块然自居,木形灰心,动逾旬月。” |
欢苗爱叶 | 清·洪昇《长生殿·补恨》:“单则为一点情根,种出那欢苗爱叶。” |
不可胜纪 | 《汉书 公孙弘卜式等传赞》:“汉之得人,于兹为盛,儒雅则公孙弘、董仲舒、儿宽……受遗则霍光、金日磾,其余不可胜纪。” |
束手就缚 |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十四回:“吾计成矣:使刘备束手就缚,荆州反掌可得!” |
更弦改辙 | 明·宋濂《谕安南国诏》:“揆于大义,必讨无赦。如或更弦改辙,择日臤亲贤命而立之,庶几可赎前罪。” |
必不得已 | 《论语 颜渊》:“子贡问政。子曰:‘足食,足兵,民信之矣。’子贡曰:‘必不得已而去,于斯三者何先?’曰:‘去兵。’” |
丰屋之祸 | 陈寿《三国志·辛毗杨阜高堂隆传》:“《易》曰:‘丰其屋,蔀其家,窥其户,閴其无人’。王者以天下为家,言丰屋之祸,至于家无人也。” |
辨伪去妄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