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过其实的成语故事

拼音míng guò qí shí
基本解释名声超过实际才能。
出处西汉 韩婴《韩诗外传》第一卷:“禄过其功者削,名过其实者损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名过其实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名过其实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以牙还牙 | 《旧约全书 申命记》:“以眼还眼,以牙还牙,以手还手,以脚还脚。” |
大惊失色 |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忽见曹操带剑入宫,面有怒色,帝大惊失色。” |
聚米为山 | 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援因说隗嚣将帅有土崩之势,兵进有必破之状。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,指画形势,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,分析曲折,昭然可晓。” |
怜新厌旧 | 明·高启《新弦曲》:“怜新厌旧妾恨深,为君试奏《白头吟》。” |
刮目相待 | 《三国志·吴志·吕蒙传》注引《江表传》:“士别三日,即更刮目相待。” |
土豪劣绅 | 《茅盾选集 封建的小市民文艺》:“小市民痛恨贪官污吏,土豪劣绅。” |
束广就狭 | 宋·韦居安《梅裥诗话》上卷:“他人欲隐括此意,非累数十言不可,而公以二十八字尽之,真得束广就狭体。” |
捕影拿风 | 元·吴昌龄《东坡梦》第三折:“怎知道被禅师神挑鬼弄,做一场捕影拿风。” |
寻绎吟玩 |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黄霸传》:“吏民见者,语次寻绎。” |
气盛言宜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