宗庙社稷的成语故事


宗庙社稷

拼音zōng miào shè jì

基本解释宗庙:祭祀祖先的场所;社稷: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。代表封建统治者掌握的最高权力。也借指国家。

出处《周易·震》:“出,可以守宗庙社稷,以为祭主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宗庙社稷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宗庙社稷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自知而不自见 春秋·楚·李耳《老子·德经》:“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,自爱而不自贵也。”
认贼为父 苏曼殊《遁迹记》:“先是余家既亡,怅怅无之。大盗更迫我侪,为供奔走。测彼居心,是畜猎犬之技。斯是认贼为父,自残梵裔者,亦复不少。”
背本就末 《三国志 蜀志 吕凯传》:“何期臣仆吴越,背本就末乎?”
咫尺威颜 宋·王安石《和蔡枢密孟夏旦日西府书事》:“联翩人贺知君意,咫尺威颜不隔霄。”
蚊思负山 清·刘献廷《广阳杂记》第四卷:“予不自揣,蚊思负山,欲取郦注从而疏之。”
腐索奔马 《尚书·五子之歌》:“予临兆民,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。”
风韵犹存 清 王韬《淞隐漫录》:“ 其母虽属徐娘,丰韵犹饶,老蚌固宜出此明珠。”
千峰万壑 明·沈榜《宛署杂记·山川》:“每大雪初霁,千峰万壑,积素凝华,若图画然,为京师八景之一。”
乳声乳气
痲痹不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