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成器的成语故事

拼音bù chéng qì
基本解释器:指人的度量、才干。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。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,不能有所成就,没有什么出息。有时也指不学好,自甘堕落。
出处西汉 戴圣《礼记 学记》:“玉不琢,不成器;人不学,不知道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不成器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不成器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背义忘恩 | 元 无名氏《谢金吾》第三折:“不想他背义忘恩,更待干罢。” |
风尘碌碌 | 明·金毓峒《金鹤冲诗·按部泾原韩国主招宴暧泉二首(其一)》:“风尘碌碌惜年华,选胜陪游帝子家。” |
繁枝细节 | 朱自清《罗马》:“这种单纯的对照教人觉得这座建筑是整整的一块。好像直上云霄的松柏,老干亭亭,没有一些繁枝细节。” |
欢苗爱叶 | 清·洪昇《长生殿·补恨》:“单则为一点情根,种出那欢苗爱叶。” |
公不离婆 | 孙锦标《通俗常言疏证·什物》:“《合纵记》剧:自古道:‘公不离婆,秤不离砣。’《梦笔生花弦索乐府》:‘水不离波,秤不离砣。’” |
抃风儛润 | 《宋书 孔頤传》:“直山渊藏引,用不遐弃,故得抃风儛润,凭附弥年。” |
望屋以食 | 宋·叶适《外论》:“而绛灌之为丞相主国论者,故奋挺大呼望屋以食之人也,是亦安能知先王之意哉!” |
烟波浩淼 | |
囹圄生草 | |
百里之任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