怨声载路的成语故事


怨声载路

拼音yuàn shēng zài lù

基本解释怨恨之声充满道路。形容不满情绪十分普遍。

出处《旧唐书·张廷珪传》:“州县征输,星火逼迫,或谋计靡所,或鬻卖以充,怨声载路,私气未洽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怨声载路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怨声载路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锦天绣地 宋·范成大《清明日试新火作牡丹会》:“那得青烟穿御柳,且将银烛照京花……锦天绣地春不散,任教檐雨卷泥沙。”
隐约其词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51回:“刁迈彭隐约其词,似乎嫌张太太一个钱不肯放松,这事总不会了。”
省油灯 清·无名氏《刘公案》第17回:“你想收别人的礼物万不能!倚仗上司欺属下,罗锅子真是省油灯?”
一臂之力 元 李寿卿《伍员吹箫》:“若得此人助我一臂之力,愁甚冤仇不报?”
不讳之朝 汉 扬雄《解嘲》:“今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,处不讳之朝,与群贤历金门上玉堂有日矣!”
研精钩深 唐·白居易《礼部试策·第三道》:“虽言微旨远,而学者苟能研精钩深,优柔而求之,则壼奥指趣,将焉廋哉!”
赫赫之名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傅叚传》:“故当时无赫赫之名,吏民久而后安之。”
揽辔登车 唐·陈子昂《上军国利害事三条·出使》:“先自京师,而访豺狼,然后揽辔登车,以清天下。”
习非成俗 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疾谬》:“杯觞路酌,弦歌行奏,转相高尚,习非成俗。”
伶牙利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