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国功臣的成语故事


开国功臣

拼音kāi guó gōng chén

基本解释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下汗马功劳的人。

出处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十回:“他见单雄信好客,是一个做得开国功臣的,因此借寓东岳庙中,图与交往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开国功臣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开国功臣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呼吸相通 《清史稿 颜伯焘传》:“闽粤互为唇齿,呼吸相通。”
冷板凳 清·李渔《怜香伴·毡集》:“下官自从选了这个穷教官,坐了这条冷板凳,终日熬姜呷醋,尚不能勾问舍求田,哪里再经得起进口添人。”
寸步不让 清 梁启超《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》:“盖西国政治之基础,在于民权,而民权之巩固由于国民竞争权利寸步不肯稍让,即以人人不拔一毫之心,以自利天下。
牵经引礼 《北齐书·杜弼传》:“高祖骂之曰:‘眼看人瞋,乃复牵经引礼!’叱令出去。”
惩一警百 语本《汉书 尹翁归传》:“翁归治东海明察……其有所取也,以一警百,吏民皆服,恐惧改行自新。”《庸庵笔记 威丰季年三奸伏诛》:“用特惩一儆百,期于力振颓靡。”
坐戒垂堂 王闿运《哀江南赋》:“时清铸戟,坐戒垂堂。”
温生绝裾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尤悔》:“温公初受,刘司空使劝进,母崔氏固驻之,峤绝裾而去。”
废食忘寝 唐·王勃《送劼赴太学序》:“废食忘寝,涣然有所成望然。”
三表五饵
凶饥妖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