歌功颂德的成语故事


歌功颂德

拼音gē gōng sòng dé

基本解释颂扬功绩和德行。现多含阿谀奉承的意思。功:功绩。德:德行。

出处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周本纪》:“民皆歌乐之,颂其德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歌功颂德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歌功颂德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抱残守缺 东汉 刘歆《移书让太常博士》:“犹欲抱残守缺,挟恐见破之私意,而亡(无)从善服义之公心。”
除邪去害 元·无名氏《谢金吾》第四折:“长国姑除邪去害,保忠良重镇关津。”
渺无人踪 王汶石《大木匠》:“田间是静悄悄的,大路上也是静悄悄的渺无人踪。”
曝书见竹 清·浦起龙《<史通通释>序》:“网搜佣钞,敦复力最勤,未卒事病亡,每一展卷,不胜曝书见竹之感。”
一无所求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6回:“要我给她遮掩个门户;此外一无所求。”
自靖自献 《尚书·微子》:“自靖,人自献于先王。”孔颖达疏:“各自谋行其志,人人自献达于先王以不失道。”
以守为攻 宋·秦观《边防策下》:“盖充国以先零穷寇,急与之角,则中国必有馈挽转输之劳,故罢骑留屯而图以期月,此则以守为攻者也。”
爽然自失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小翠》:“公爽然自失,而悔无及矣。”
走笔题诗 元·马致远《青山泪》第四折:“……爱他那走笔题诗,出口成章。”
棘木之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