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高听卑的成语故事


天高听卑

拼音tiān gāo tīng bēi

基本解释卑:低下。原指上天神明可以洞察人间最卑微的地方。旧时称好的帝王了解民情。

出处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宋微子世家》:“天高听卑。君有君人之言三,荧惑宜有动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天高听卑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天高听卑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魄散魂消 元·张鸣善《普天乐·赠妓》:“口儿甜,庞儿俏……引的人魄散魂消。”
天时地利人和 《孟子 公孙丑下》:“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”《孙膑兵法 月战》:“天时、地利、人和,三者不得,虽胜有殃。”
东征西讨 唐 杨炯《左武卫将军成安子崔献行状》:“至如出车授钺,东征西讨,孤虚向背。”
惨无人道 杨玉如《辛亥革命先著记》:“杀伤我人民,系累我妇孺,惨无人道。”
身外之物 唐 吴兢《贞观政要》:“明珠是身外之物,尚不可弹雀,何况性命之重,乃以博财物耶?”
饾饤堆砌 清·孔尚任《<桃花扇>凡例》:“词中所用典故,信手拈来,不露饾饤堆砌之痕。”
打成平手
支公好鹤
三角关系
纸里包不住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