矫枉过正的成语故事


矫枉过正

拼音jiǎo wǎng guò zhèng

基本解释矫:纠正;枉:弯曲;过正:超过了限度。弯向另一方。把弯曲的东西扭直;超过了限度而弯向另一方。比喻纠正谬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。

出处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仲长统传》:“逮至清世,则复入矫枉过正之检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矫枉过正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矫枉过正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自上而下 邓小平《党与抗日民主政权》:“有的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,有的可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,总以能教育群众、纠正错误、保证党的领导为原则。”
茕茕孑立,形影相吊 汉·张衡《思玄赋》:“何孤行之茕茕兮,孑不群而介立。”晋·李密《陈情表》:“茕茕孑立,形影相吊。”
藕断丝连 唐 孟郊《去妇》诗:“妾心藕中丝,虽断犹牵连。”
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·刘禹锡《酬乐天扬州缝席上见赠》:“怀旧空吟闻笛赋,到郡翻似烂柯人。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。”
焦心如焚
论长道短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九回:“两个商议定了,一对儿论长道短。”
虎口拔牙 元 弦济《一山国师语录》:“苍龙头上拶折角,猛虎口中拔得牙。”
睥睨窥觎 《宣和书谱·秋月帖》:“总戎马之权,居形势之地,有睥睨窥觎之意。”
断凫续鹤 梁启超《政闻时言·外债平议》:“今我国于此种机关,百不一具,而惟断凫续鹤,欲袭取其企业之形式以移植于我国,是以格格而不入也。”
遥呼相应 清·陈忱《续资治通鉴·宋宁宗嘉定六年》:“蒙古尽驱其家属来攻,父子兄弟,往往遥呼相应,由是人无固志,故所至郡邑皆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