扬镳分路的成语故事


扬镳分路

拼音yáng biāo fēn lù

基本解释镳:马嚼子;扬镳:驱马向前。分路而行。指独树一帜,各行其是。

出处《隋书·高祖记》:“已诏使人,所在赈恤,扬镳分路,将遍四海,必令为朕耳目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扬镳分路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扬镳分路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大义灭亲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隐公四年》:“大义灭亲,其是之谓乎?”
此起彼伏 汉 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鸟毕骇,兽咸作,草伏木栖,寓居穴托,起伏集此。”
同日而言 《晋书·郗鉴传》:“及愍怀太子之废,可谓柔而有正。武秋失节之士,何可同日而言!”
北郭先生 《韩诗外传》卷九载,北郭先生却楚庄王之聘不仕。《后汉书 方术传 廖扶》载,廖扶感父以法丧身,惮为吏,终身不仕,时人因号为北郭先生。
风流倜傥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五卷:“那卢生生得伟貌长髯,风流倜傥。”
有才无命 唐 杜甫《寄狄明府博济》诗:“比看书父四十人,有才无命百寮底。”
落魄不偶
终非池中物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周瑜传》:“刘备以枭雄之姿,而有关羽、张飞熊虎之将,必非久屈为人用者;恐蛟龙得云雨,终非池中物也。”
知知不休
歇里歇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