刀笔吏的成语故事


刀笔吏

拼音dāo bǐ lì

基本解释刀笔:古时在竹简上用刀削改字。指代办文书的小吏。

出处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萧相国世家》:“萧相国何于秦时为刀笔吏,录录未有奇节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刀笔吏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刀笔吏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不可磨灭 明 胡应麟《诗薮 近体下》:“彼自有不可磨灭者,毋事更屑屑也。”
谋如涌泉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乃招集豪杰,晓诱羌戎,谋如涌泉,势如转规。”
击其不意 《孙子·虚实》:“行千里而不劳者,行于无人之地也。”三国·魏·曹操注:“出空击虚,避其所守,击其不意。”
陈谷子烂芝麻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45回:“可是我糊涂了,正经说的话且不说,且说陈谷子烂芝麻的混捣熟。”
痌瘝在抱 《尚书·康诰》:“恫瘝乃身。”
席不暇温 唐·李白《上安州李长史书》:“白孤剑谁托,悲歌自怜,迫于恓惶,席不暇暖。”
大煞风趣 郭末若《<孔雀胆>故事补遗二》:“三十未嫁,不近情理,如作为再醮亦无根据,且觉大煞风趣,因此我仍照原似未改。”
巧不若拙 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:“事有所至,而巧不若拙。”
浮一大白 汉·刘向《说苑·善说》:“魏文侯与大夫饮酒,使公乘不仁为觞政,曰:‘饮不釂者,浮以大白。’”
硎发新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