仰人鼻息的成语故事


仰人鼻息

拼音yǎng rén bí xī

基本解释仰:依赖;鼻息:呼吸。依靠他人的呼吸而生存。比喻靠人家而生存;必然看人家的脸色行事;而没有自己的独立性。

出处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袁绍传》:“袁绍孤客穷军,仰我鼻息,譬犹婴儿在股掌之上,绝其哺乳,立可饿杀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仰人鼻息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仰人鼻息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一哄而散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一卷:“看的人见没得买了,一哄而散。”
沉声静气 冰心《到青龙桥去》:“他沉声静气的问:‘你是那里的,要往那里去?’”
含糊其词 唐·陆贽《论缘边守备事宜壮》:“即相执证,理全辨明,朝廷每为含糊,未尝穷究曲直。”
原原委委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九:“且说这段故事出在那个地方,甚么人家,怎的起头,怎的了结?看官不要性急,待小子原原委委说来。”
百二山河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高祖本纪》:“秦,形胜之国,带河山之险,县隔千里,持戟百万,秦得百二马。”
旷夫怨女 先秦 孟轲《孟子 梁惠王下》:“内无怨女,外无旷夫。”
商彝周鼎 明 沈榜《宛署杂记 古墨斋》:“得其片言只字,自令旷心怡神,非必商彝周鼎之为宝也。”
丰容靓饰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南匈奴传》:“昭君丰容靓饰,光明汉官,顾景裴回,竦动左右。”
三班县丞
箕箒之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