休戚是同的成语故事


休戚是同

拼音xiū qī shì tóng

基本解释休:欢乐,吉庆;戚:忧愁;是:语助词。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。形容关系密切,同甘共苦。

出处《晋书·王导传》:“吾与元规休戚是同,悠悠之谈,宜绝智者之口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休戚是同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休戚是同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香销玉沉 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玉盆记》:“他怨悠悠香销玉沉,乱纷纷碎滴珠囊逬,我难主凭萧萧两鬓星。”
大发雷霆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5卷:“陈秀才大发雷霆。”
祸福惟人 唐·杨炯《从弟去溢墓志铭》:“阴阳为道,大道无亭毒之心;祸福惟人,圣人有抑扬之教。”亭毒,养育。
拨乱济时 《晋书 武帝纪》:“太祖皇帝拨乱济时,扶翼刘氏,又用受命于汉。”
私仇不及公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哀公五年》:“私仇不及公,好不废过,恶不去善,义之经也。”
辞简意赅 《清史稿·刑法制》:“诸臣以律文昉自《唐律》,辞简意赅,易致舛讹。”
风马云车 唐 柳宗元《雷塘祷雨文》:“风马云车,肃焉徘徊。”
玄关妙理 元·无名氏《南极登仙》第二折:“玄关妙理,世人不解其中意。”
梅开二度
钻穴踰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