委靡不振的成语故事


委靡不振

拼音wěi mǐ bù zhèn

基本解释委靡:也作“萎靡”,颓丧。形容精神不振,意志消沉。

出处唐·韩愈《送高闲上人序》:“颓堕委靡,溃败不可收失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委靡不振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委靡不振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酣畅淋漓 宋 欧阳修《欧阳文忠公文集 释秘演诗集序》:“则往从布衣野花,酣嬉淋漓,颠倒而不厌。”
伯仁由我而死 《晋书·周颙传》:“吾虽不杀伯仁,伯仁由我而死。”
进退有常 《鹖冠子 泰鸿十》:“日信出信入,南北有极,度之稽也,月信死信生,进退有常。数之稽也。”
恬不知耻 宋 吕祖谦《东莱博议 卫礼至杀邢国子》:“卫礼至行险侥幸而取其国,恬不知耻,反勒其功于铭,以章示后。”
杖莫如信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襄公八年》:“舍之闻之:‘杖莫如信’。完守以老楚,杖信以待晋,不亦可乎。”
舒眉展眼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39回:“须臾之间,只见戴宗舒眉展眼,便爬起来。”
引线穿针 汉 刘向《说苑 善说》:“缕困针而入,不因针而急;嫁女因媒而成,不因媒而亲。明 周楫《西湖二集》卷一二:“万乞吴二娘怎生做个方便,到黄府亲见小姐询其下落,做个穿针引线之人。”
博文强记
尺田寸宝
嘴大舌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