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必有中的成语故事


言必有中

拼音yán bì yǒu zhòng

基本解释中:关键的地方。不说则已;一说就说到点子上。指说话很中肯。

出处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先进》:“子曰:‘夫人不言,言必有中。’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言必有中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言必有中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欢声雷动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97回:“宋先锋大喜,传谕各门将佐,统领军马,次第入城。兵不血刃,百姓秋毫无犯,欢声雷动。”
雕虫刻篆 明·高濂《玉簪记·下第》:“不须泪涟。有日眉扬额点,且自雕虫刻篆,我这里尽清闲。”
宽以待人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六十回:“某素知刘备宽以待人,柔能克刚,英雄莫敌。”
自相惊忧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七年》:“郑人相惊以伯有,曰:‘伯有至矣!’则皆走,不知所往。”
战无不胜,攻无不克 清 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卷上:“古来战无不胜,攻无不克,端赖吾能用兵之将,球至于今,邈不可得。”
孤儿寡妇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陈龟传》:“战夫身膏沙漠,居人首系马鞍。或举国掩尸,尽种灰灭,孤儿寡妇,号哭城空,野无青草。”
瑟弄琴调 语出《诗小雅常棣》:“妻子好合,如鼓琴瑟。”
饕口馋舌 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33回:“暖烘烘云蒸霞蔚而至;饕口馋舌,雄纠纠排山倒海而来。”
分甘同苦 《北齐书·慕容俨传》:“俨犹申令将士,信赏必罚,分甘同苦,生死以之。”
智以利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