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实不副的成语故事

拼音míng shí bù fù
基本解释名:名称;副:相称,相符合。名声和实际不相符。指空有虚名。
出处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王莽传上》:“宰衡官以正百僚、平海内为职,而无印信,名实不副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名实不副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名实不副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魄散魂消 | 元·张鸣善《普天乐·赠妓》:“口儿甜,庞儿俏……引的人魄散魂消。” |
据鞍读书 | 《渊鉴类函·驴三》:“江邻几调蓝山尉,骑驴赴官,第据鞍读书,至迷失道,家人求之乃觉。” |
盛暑祁寒 | 《旧五代史·晋书·崔悦传》:“指命仆役,亦用礼节,盛暑祁寒,不便冒犯。” |
巴巴劫劫 | 元 狄君厚《介子推》第四折:“道他巴巴劫劫背着主公,破破碌碌践红尘。” |
目秀眉清 |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二回:“更兼目秀眉清,唇红齿白,发挽乌云,指排削玉。” |
登山踄岭 |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68回:“我那顽徒,俱是山野庸才,只会挑包背马,转涧寻波,带领贫僧登山踄岭。” |
无適无莫 | |
明发不寐 | 《诗·小雅·小宛》:“明发不寐,有怀二人。” |
鼓刀屠者 | 战国·楚·屈原《离骚》:“吕望之鼓刀兮,遭周文而得举。” |
举鼎绝脰 | 梁启超《中国国债史》:“今日我辈对于此国债问题当何如?将一惟政府所指派而唯唯负担,莫敢辞乎?举鼎绝脰之患,恐遂不免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