视死如归的成语故事

拼音shì sǐ rú guī
基本解释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。形容为了正义事业;不怕牺牲生命。
出处《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》:“三军既成阵,使士视死如归,臣不如公子成父。”《吕氏春秋 勿躬》:“三军之士,视死如归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视死如归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视死如归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根深本固 | 《淮南子 泰族训》:“不大其栋,不能任重。重莫若国,栋莫若德。国主之有民也,犹城之有基,木之有根。根深则本固,基美则上宁。五帝三王之道,天下之纲纪,治之仪表也。” |
布帆无恙 |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排调》:“地名破冢,真破冢而出,行人安稳,布帆无恙。” |
用一当十 | 宋 陈善《扪虱新活 张巡杀爱妾刘昌斩孤甥》:“君以孤城,用一当十,何以能守?” |
大人不记小人过 |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33回:“你不必如此。大人不记小人过,饶恕你便了。” |
连州跨郡 | 唐·杨炯《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》:“连州跨郡,迈陶氏之隆甚;开国承家,掩张门之累叶。” |
择邻而居 | 唐·白居易《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》诗:“每因暂出犹思伴,岂得安居不择邻。” |
秉要执本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艺文志》:“道家者流,盖出于史官,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,然后知秉要执本。” |
不事声张 | |
感逝山阳 | |
断而敢行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