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学无识的成语故事


不学无识

拼音bù xué wú shí

基本解释指没有学问,缺乏见识。

出处宋 叶适《故枢密参政汪公墓志铭》:“大理少卿朱斐对上,指大理寺为诏狱。公论‘斐不自知职业何事,不学无识’,竟罢斐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不学无识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不学无识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没颠没倒 元 李行道《灰阑记》第二折:“你两个都不为年纪老,怎么的便这般没颠没倒,对官司不分个真假,辨个清浊。”
不耻下问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公冶长》:“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,是以谓之文也。”何晏集解:“下问,谓凡在己下者。”
俱收并蓄 唐 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玉札丹砂,赤箭青芝,牛溲马勃,败鼓之皮,俱收并蓄,待用无遗者,医师之良也。”
运筹建策 《隋书·李德林传》:“运筹建策,通幽达冥,从命者获安,违命者悉祸。”
顺水行舟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四回:“小的闻得老爷补升此任,亦系贾府王府之力,此薛蟠即贾府之亲,老爷何不顺水行舟,作个整人情,将此案了结,日后也好去见贾府王府。”
晏安酖毒
永生永世 曹禺《人的悲剧》:“我现在就给你命名——你是永生永世的敌人!”
鱼书鴈帛
桃花癸水
名声若日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