逃灾躲难的成语故事

拼音táo zāi duǒ nàn
基本解释逃脱灾害侵袭,避免罹难之祸。
出处明·无名氏《四马投唐》第三折:“颇奈李密无礼,你逃灾躲难,到于此处,倒毁骂吾神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逃灾躲难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逃灾躲难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兴师问罪 | 宋 沈括《梦溪笔谈》:“元昊乃改元,制衣冠礼乐,下令国中,悉用蕃书、胡礼,自称大夏。朝廷兴师问罪。” |
断事如神 |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五回:“因此人人皆知包公断事如神,各处传扬。” |
浓装艳抹 | 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二十七回:“大姑娘却浓装艳抹,体态轻盈的靠在寝宫门口。” |
反本溯源 | 康有为《大同书》已部:“昔之人孔之乎,渊渊深思,盖知之矣,故反本溯源,立胎教之义,教之于未成形质以前。” |
清风明月 | 《南史 谢譓传》:“入吾室者,但有清风,对吾饮者,唯当明月。” |
河梁之谊 | 汉·李陵《与苏武》:“携手上河梁,游子暮何之?徘徊蹊路侧,悢悢不得辞。……行人难久留,各言长相思。” |
走鸾飞凤 | 元·王子一《误入桃源》第二折:“见楼台三四重,势磋峨走鸾飞凤,晃分明金碧玲珑。” |
秋收东藏 | 《荀子 王制》:“春耕夏耘,秋收冬藏。” |
迫于眉睫 | 梁启超《论中国成文法编制之沿革得失》第五章:“于新法典编纂之必要迫于眉睫。” |
逞妍鬭色 |